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 通訊員梁海河報道 7月4日,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自主研發的綜合氣象觀測數據質量控制系統和綜合氣象觀測產品系統(以下分別簡稱質控系統、產品系統)投入業務試運行,將有效提升探測數據質量時效和觀測產品分析監測能力,為天氣預報、氣象服務等各項氣象業務提供支撐。
依托質控系統,目前中國氣象局構建了“全鏈條”質控業務流程,具備獲取數據監視、質量控制、診斷勘誤、數據評估等功能,業務和管理人員可全流程了解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自動站等探測數據“到沒到、何時到”,數據質量“好不好”,問題數據“出在哪兒”。該系統實現了數據質量秒級跟蹤監視,今年以來消除雷達基礎數據質量問題2.3萬余次,人工診斷勘誤消除數據質量問題290余次,推動觀測數據質量控制對氣象業務的貢獻率逐步提升。
產品系統則致力于建構融合“觀測-傳輸-質控-加工-發布-服務”的“一站式”業務流程,以期實現強對流天氣監測的分鐘級加工共享,囊括了天氣雷達產品、強對流監測產品、多源融合格點產品以及衛星產品,可對冰雹、雷暴、大風、強降水、低能見度等強天氣過程進行實時精準監測預警,且具備天氣雷達垂直剖面、分層對比、廓線及時序分析,雷電頻次變化和平均強度變化分析等功能。此外,該系統的“私人定制”模式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對不同區域、不同省份及不同監測產品的需求;可實現25公里、50公里以及100公里范圍內發生雷暴、冰雹等的智能預警。系統集成的冰雹、雷暴等監測產品算法本地化取得重要進展,經83個冰雹個例評估,冰雹指數產品命中率達95%,與國際水平相當。
下一步,探測中心將在兩個系統試運行期間,進一步完善其模塊功能,使系統更加集約高效、品類豐富、智能權威。